【病种常识】
一、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二、发病机制:
突发性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聋,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
三、症状:
1、典型症状
单侧听力下降,伴耳鸣、耳堵塞感、眩晕等。
2、常见症状
(1)耳聋: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较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较低点。
(2)耳鸣: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3)眩晕: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3、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四,临床类型:
1、高频型 2、低频型 3、平坦型 4、全聋型
【病史采集】
眩晕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主要信息来自详细的病史询问。
1.听力下降发生的时间有无波动性,有无伴发耳鸣、耳鸣音调和响度有无改变。
2.发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疲劳、饮酒、乘坐飞机、潜水和睡眠障碍等原因。
3.有无伴发眩晕和相应的自主神经症状,它们是否随病程的演进而变化. 4.有无伴发其他症状,如:耳闷塞感、耳痛和头痛. 5.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病和中耳炎病史.
【检查】
1.查体 鼓膜检查未见明显病变。音叉试验提示感音神经性聋。
2.辅助检查
(1)听力检查纯音测听:听力曲线一般显示中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呈高频下降型。声导抗检测:鼓室压力曲线正常。耳声发射及耳蜗电图提示蜗性损害。
(2)前庭功能检查一般于眩晕缓解期进行,常用冷热交替试验结合眼震电图描记,试验结果可能正常、减退或完全消失。
(3)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听道MR提示内听道及颅脑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
1、听神经瘤:可能由于肿瘤出血、周围组织水肿等而压迫耳蜗神经,引起神经传导阻滞;或因肿瘤压迫动脉,导致耳蜗急性缺血,故可引起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薄层内听道增强的MRI有助于除外本病。
2、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患者亦有眩晕及听力下降表现,但眩晕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听力下降以中低频为主,呈动态变化;耳蜗电图常显示-SP/AP>0.37,甘油实验阳性,重振现象阳性率较高,前庭功能检查提示患侧前庭功能减退。
【疗效评估】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和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1996)疗效分级标准:
①痊愈0.25-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
②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
③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
④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治疗方案】
突发性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目前是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
2.溶栓和抗凝药物
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和血浆黏稠度也呈显著升高,提示血液黏滞度在突发性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神经营养类药物
常用的神经营养类药物有三磷酸腺苷(ATP)和维生素类等。ATP是一种辅酶,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已经成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主要药物之一。
4. 前庭功能习服训练及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
按医嘱执行前庭功能习服训练,并给予普通针刺、电针、穴位注射、放血、埋针耳针及口服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