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具体表现为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多见于儿童。对于患者而言,要尽早查明病因,及时治疗。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到底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常含乳突腔内形成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但并非血液或脑脊液)、鼓膜完整、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又称渗出性中耳炎。中耳是鼓膜后一个充满空气的空间,当积液十分粘稠时称为“胶耳”。
概述:
▪ 中耳积液及中耳非化脓性炎症
▪ 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和耳闷耳痛
▪ 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
▪ 采取以清除中耳积液为主的综合治疗
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
【咽鼓管阻塞】
咽鼓管是连通中耳和外界的一条细长管道,他可以调节中耳与外界的气压平衡。当咽鼓管阻塞时,中耳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但又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出现负压。
在鼓室内、外气压差为2.0~4.0kPa时中耳黏膜静脉扩张,如压力差进一步增大、咽鼓管黏膜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管内液体漏出,并聚集在中耳鼓室内形成积液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 机械性阻塞: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癌等。
▪ 非机械性阻塞:儿童控制咽鼓管开放的肌肉力量薄弱等。
【感染】
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中可检出细菌和病毒,说明该病与感染有关。
【免疫反应】
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此外,过敏性鼻炎患者更容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其他病因】
胃-食管反流、腭裂、牙错位咬合也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诱发因素:
咽鼓管的清洁与防御功能障碍时,咽鼓管中的纤毛不能及时将分泌物及病原体清除出去易诱发感染,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另外,长期处于吸二手烟的环境、婴幼儿哺乳姿势不当、居住环境不良、乳突气化不良和家族有中耳炎患者等也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曾有感冒的病史。儿童患者往往无法清晰描述自己的感觉,可能只表现为哭闹不止、对别人的呼唤声不予理睬、看电影时要调大声量、学习时精神不集中并学习成绩下降等,如小儿的另一只耳朵正常,易长期不被察觉,家长应注意观察并重视。
【耳痛】
成人及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多不明显。儿童常在夜间因耳痛加剧而哭闹不止,次晨减轻,一般持续1~2天消失。
【听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发病前几天多有感冒,之后听力逐渐下降伴有自听增强(患者听不清别人讲话,但自己的说话声感觉很响)。当耳内积液较少时,头部前倾或偏向患侧,听力可有暂时性的改善。
【耳内闭塞感】
成人患者常常有耳内闭塞感或耳胀,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不适感。
【耳鸣】
部分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耳鸣,如“噼啪”声或低调的“轰轰”声。当打呵欠、擤鼻、改变头位时,还可出现气过水声,但积液过于黏稠或积液充满鼓室的患者没有此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胆固醇肉芽肿】
分泌性中耳炎的晚期并发症,患者中耳内血管破裂出血,而这些血液又很难从耳内排出,积聚的血液分解后会在鼓室及乳突腔内形成暗红色或棕褐色的肉芽以及胆固醇沉淀。
【粘连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内分泌物黏稠,机化后形成粘连,听力损失严重。
【鼓室硬化】
患者鼓膜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块,患耳听力会下降。
【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
患者鼓膜穿孔、耳内长期流脓伴有特殊恶臭,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日常生活管理: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要按时使用药物和定期复查,密切注意病情的发展。改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发病的风险。
▪ 适当锻炼身体,积极预防感冒。
▪ 戒烟、限酒。
▪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辣椒等),多吃绿色食品。
▪ 改善儿童患者聆听的环境,如安排患儿坐在距离老师较近的位置上,对患儿讲话时口齿清晰,尽量关掉电视机以减少噪声干扰等。
预防: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预防和治疗感冒。
▪ 成人应戒烟,孩子应尽量远离二手烟环境。
▪ 腺样体肥大者可行腺样体刮除术,降低发病风险。
▪ 有过敏史者注意避免接触过敏源,如少吃海鲜类食物等。
▪ 孩子出生后应尽量母乳喂养至少六个月,母乳中丰富的抗体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
▪ 若使用奶瓶喂养,注意把孩子的头部稍抬高,不要在孩子平躺时喂奶。
▪ 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流感疫苗进行接种可能有一定预防。